您当前的位置: 国内新闻 > 时政要闻
千帆竞发景色新——浙江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纪事
发布时间:2019-03-22 08:39:36

浙江在线3月22日讯 为3500余个教室进行灯光照明改造,为每名学生建立视力档案;为全市7万名适龄儿童实施免费窝沟封闭……这是温州市最新启动的“明眸皓齿”工程。

如此迅速、有力的行动,正是近年来浙江落实教育改革目标任务的生动写照。党的十八大以来,一项项饱含省委、省政府为民情怀的教育举措相继出台,一轮轮教育改革的大幕率先在浙江大地拉开,从“有教无类”到“学有所教”,从“优先发展”到“改革创新”,无论教育公平,还是教育质量,浙江教育始终关注个体,关注均衡,关注民生福祉。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牵动每一个家庭,更关乎国家强盛和民族复兴。

在奔向教育现代化的征程中,浙江教育正在奋力书写“让人民满意、让人人出彩”的精彩答卷。

优先发展教育

答好“时代考题”

这学期开学,异地新建的常山县芳村镇中心小学迎来了900余名师生,焕然一新的校园环境让人心旷神怡。县里投资5000多万元,学校面积扩大了两倍,配置了250米环形跑道、足球场、体艺楼等,各栋建筑均有风雨连廊相通……这里将满足芳村镇及邻近的15个行政村适龄儿童的义务教育需求。

变化源于2017年初。常山县确立了“民生优先”的发展战略,把振兴教育作为县委、县政府的“一号工程”,把教育投入作为“第一投入”,获得了老百姓广泛认可和高度评价。

在浙江,关心教育、支持教育、确保教育优先发展,一直都是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工作。常山的故事,是其中一个绚烂的注脚。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浙江教育也在不断面临新的“时代考题”。

在国家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背景下,浙江的高等教育能否贡献促进经济发展的新动能?直面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片面追求升学率、重知轻能、校外培训火热等现象该如何破解?当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民办教育较为发达、国际化程度较高的浙江,如何进一步深化对外交流与合作?

对于时代赋予的重任,浙江的回答是: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重中之重的位置,把最好的资源留给教育!

2010年12月,《浙江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实施,如今,多项目标已率先完成;2015年,浙江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出台,数以百万计的技术技能人才在之江大地生动诠释“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2016年,《浙江省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发布,为全面实现浙江教育现代化设计了更为科学、更加完善的蓝图;2017年,浙江考生首次参加“新高考”,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在浙江向纵深推进;2018年,《关于全面实施高等教育强省战略的意见》《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相继印发实施,各级党委、政府重视教育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

近几年浙江十方面民生实事中,教育从不缺席。今年,“全面推进‘互联网+义务教育’,推进1000所中小学校结对帮扶,让城乡孩子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入列。

历史的节拍,总会因上下同心而变得更为铿锵有力。省领导多次赴基层调研,深入学校考察,以不同形式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教育投入更是多年来只增不减,2017年,全省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总投入1595.98亿元,比上年增加172.41亿元,增长12.11%;全省地方教育经费总投入2132.79亿元,比上年增加241.98亿元,增长12.80%。各地也紧跟步伐,积极推动教育改革发展,建设优先投入,人才优先引进,困难优先解决,典型优先宣传,切实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在教育优先发展的号角声中,浙江各地教育面貌焕然一新,教育成为老百姓感受真切的“幸福工程”。

营造良好生态

提升教育内涵

“在加快教育现代化过程中,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高水平均衡发展,是各级政府首先应履行的职责和完成的任务。”2011年,浙江11个设区市政府负责人与省教育厅签署备忘录,郑重承诺共同推进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

近年来,浙江各地教育事业先后从“基本均衡”迈入“优质均衡”的发展快车道。立足于现代教育体系、教育普及水平、办学质量、教育公平、教育技术条件、教育体制机制等维度,以教育改革为抓手,浙江努力营造“党以重教为先、政以兴教为本、校以立教为基、师以从教为乐、民以助教为荣”的教育生态风景,努力丰富浙江教育现代化的内涵。

前进的步伐,因科学谋划而变得更加坚定。

提升浙江教育的内涵,立德树人是最根本的任务,这正是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深邃的教育智慧,渗入点滴的教学实践,便会落地生根、入脑入心。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坚守课堂育人主阵地;从研学基地到实践基地,拓展实践育人“大地学堂”;从家校联动到馆校联动,形成育人工作强大合力……浙江各地通过一系列举措,构建起了各学段纵向衔接、各学科横向融通、课内外深度融合的大中小幼一体化学生德育成长体系。

提升浙江教育的内涵,实现教育公平是最高境界,这正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杭州市提出,要让更多少年儿童获得公平而高质量的义务教育,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主动学习,并将在未来全面推行义务教育“小班化”;湖州市实施“义务教育名校集团化工程”,完善城乡一体化的义务教育发展机制,在财政拨款、教师配置、评优评先等方面向农村倾斜,率先在县(区)域内实现城乡均衡发展。

提升浙江教育的内涵,提高教育质量是核心任务——宁波市探索引入第三方评价,建立和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校长教师专业发展评价机制和学校发展性评价机制等;嘉兴市县域内教师和校长合理有序流动制度已成常态,城乡学校师资配置均衡状态年年有惊喜;丽水市实施立足该市基础教育发展实际的“绿谷名师培养工程”,全面建立完善校(园)长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政策和管理制度……

此外,浙江各地通过创新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长交流制度和“县管校聘”管理机制,实施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学分制管理等举措,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同时出台乡村教师支持计划、高校“钱江学者”引进计划等,在教师津贴、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千方百计改善教师待遇,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为提升育人质量提供有力支撑。

沐浴着文明新风,挥舞着“公平”和“质量”这双有力的羽翼,浙江教育正向着教育现代化的道路昂首进发。

辐射教育功效

做好“服务”文章

今年春节,浙江农林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的岳万福博士没有回家过年。作为省科技特派员,他在遂昌参与当地农业产业发展规划的制定和实施,为环村游项目出谋划策、研讨如何推进菊米深加工……他为农民们送上了一个个“科技红包”,用科技的力量助力当地经济发展。

高校社会服务贡献能力能否成为国民经济、区域经济发展的引擎,备受各界关注。

多年来,浙江始终将实现协调发展作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要求,强化自身统筹,不断辐射教育功效,充分发挥教育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智力支持、科技支撑和文化引领作用,让老百姓切实共享教育发展的成果。

提供更优质的人才服务。浙江努力挖掘办学潜力,不断满足更多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从1998年至今,浙江普通本专科在校生数从12.3万人增加到102万人,在读研究生数从0.6万人增加到8.25万人。尤其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浙江高校外国留学生超过3.75万人,比2013年增加了1.6万余人。

提供更全面的智库服务。浙江各大高校、职业院校纷纷以其人才、科研、学科三位一体的优势,致力于做好科技创新服务,探索形成了“企业出题、高校解题、政府助题”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新模式,建立了科技成果转化“经纪人”制度,鼓励师生加强科技创新,成为创新强省的重要引擎。

提供更贴心的民生服务。浙江推出小学推迟上学和学后托管服务两项服务。各地“三点半学校”正在成为培养学生兴趣特长的第二课堂,越来越多的高校学生志愿者、社会工作者和爱心人士参与进来,共同打造优质托管服务。

提供更便捷的教育政务服务。为推动“最多跑一次”改革向教育公共服务领域延伸,浙江教育系统通过统一标准、归集数据、共享应用、联审联办,“跑”出新速度。截至2018年底,省、市、县三级教育行政部门共归集各类数据3400万余条,对外提供2268项办事服务,其中支持“一证通办”的有477项,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明等9个公共服务事项实现了“掌上办”。

提供更优质的教育营商服务。浙江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在改善教育公共服务的同时,主动服务区域营商环境提升改造,立志当好“店小二”、做好“贴心人”,着力做好人才子女就学等服务。

千帆竞发景色新。展望未来,浙江教育承载着全省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催动已然起航的教育改革巨轮,劈波斩浪,奋勇向前。

  来源: 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千岛湖新闻网 责任编辑:徐满萍


掌上千岛湖

掌上千岛湖

微千岛湖

微千岛湖

淳安发布

淳安发布

千岛湖新闻三分钟语音版

千岛湖新闻
三分钟语音版

千岛GO购

千岛GO购

媒美购

媒美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