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国内新闻 > 时政要闻
年收入30万元!岱山盐民没想到 后半生会从事这个职业
发布时间:2019-04-17 16:19:53

编者按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浙江日报创刊70周年。为锤炼采编人员“四力”、践行“走、转、改”,用心用情讴歌新时代,浙江新闻客户端今起推出“小编走基层︱70年,见证身边的改变”大型系列报道。新媒体小编奔赴浙江大地,走向城乡基层,走到群众中,用画面、声音、文字、数据等形式,述说70年来的改变。

3月20日,东海的风势很盛,小编搭乘的从舟山本岛至岱山岛的快艇因风大而停航。

然而,这样的风,早些年却是岱山盐民最为期盼的。

岱山自古盛产海盐。岱盐色白粒细,鲜嫩有营养,在南宋时就被列为贡盐。

得如此美盐,除了炙热的阳光,还要借助大风。风越烈,盐结晶速度越快。

不过,这样的大风,如今岛上盐民的需求不再那么迫切了。尤其是邱浇池。对他来说,风越小甚至越好。

曾经,邱浇池也是一名盐民。他所在的岱西摇星盐场,曾是浙江规模最大的村级盐场。

现在的他,和妻子陈淑芬经营着11座水果大棚。夫妻俩种出的葡萄闻名岱山,在舟山全市也小有名气。

小编见到邱浇池时,他和妻子正在大棚里整理葡萄架。鱼子般大小的串串葡萄幼果挂满了架子。

辛勤劳作,盼来日葡萄更甘甜。

“早前晒盐,总盼着大风,现在葡萄大棚怕大风,总希望风小点。”面对小编,56岁的邱浇池显得有些局促。身材干瘦、皮肤黝黑,这是他长年盐田劳作留下的印记。不大会讲普通话的他一紧张,嘴里吐出的全是乡音,惹得妻子在一旁“翻译”。

“晒盐很辛苦的。”忆及年轻时,邱浇池的眼睛有些泛潮。20岁不到,他就到盐田干活了。“每天不停地挑盐,腰都直不起来了。最怕下雷雨,晒好的盐来不及收,就白干了。”

烈日下,盐民收盐忙。

盐民的苦,连写惯风花雪月的宋代大词人柳永都为之动容。当年,柳永到定海晓峰盐场任监官时,写下《煮海歌》感叹:“晨烧暮烁堆积高,才得波涛变成雪。” 旧时的摇星浦与柳永笔下描摹的情景类似。

上世纪50年代初,全村三分之二的住户“糠菜半年粮”,甚至有民谣说:“摇星浦,摇星浦,挑水要走三里路,有女不嫁摇星浦。”

“实际上,我到盐田干活时,已经轻松多了。”邱浇池说。古时盐民制卤沿用刮泥淋卤法,后改板晒制盐法,生产100斤盐,需挑水、泥、卤百担以上,俗称“百斤百担”。

上世纪60年代,摇星浦率先在舟山改板晒为滩晒。改革开放后,又对盐滩进行电气化改造,建设专业盐场,产量成倍增长。

前些年,由省、县盐业公司共建浙江绿海制盐有限公司,将腌制盐加工为小包装食用盐,海盐附加值大幅提升。

光阴似刀,雕刻出岱山“万亩盐田”的岁月变迁。

“岱山这几年经济发展比较快,临港工业崛起后,包括摇星浦在内的一些盐场土地大量废转,盐民转型。”岱西镇党委委员张晓燕说,摇星浦村投资改造盐碱地、低产农田,买来葡萄苗木,鼓励村民种植。镇里还年年举办葡萄节,以“农业+旅游”的方式,促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如今的摇星浦,滩成方,屋成行,绿树成荫花果香,“省现代化农业农村建设示范区”名副其实。

“我们家是村里第一个采用大棚种植葡萄的。” 邱浇池骄傲地说,他晒了15年盐后,转种葡萄,引进红富士、金手指等珍贵品种,配上礼品包装盒,供不应求,葡萄还长在架上就被预定,每年能有20至30万元的收入。 

邱浇池夫妇用卖葡萄的钱,盖了房子,买了车子,生活富裕起来。看着大棚里的绿莹莹的葡萄幼果,两人眼睛里也泛着光。  

晒盐,曾经是许多岱山人赖以谋生的行当。

盐民的生活变迁是国家进步发展的印证

盐业曾是岱山支柱产业。自唐始,岱山煮海已千年,而岱山盐业真正腾飞的年代却是新中国成立后的70年。作为见证者和直接参与者,岱山盐民为岱山盐业发展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时移世易。如今,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体制的改革,盐业发展进入新常态,很多盐民远离了他们熟悉的劳作场所,用另一种方式经营自己的人生,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盐民的生活变迁是国家进步发展的印记。盐民的辛劳渐渐远离人们的视线,变成一种文化记忆,存进位于曾经的岱西万亩盐场、如今的养殖休闲园区内的中国盐业博物馆里。

  来源:浙江新闻客户端

千岛湖新闻网 责任编辑:姜智荣

掌上千岛湖

掌上千岛湖

微千岛湖

微千岛湖

淳安发布

淳安发布

千岛湖新闻三分钟语音版

千岛湖新闻
三分钟语音版

千岛GO购

千岛GO购

媒美购

媒美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