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新办[2005]20号 浙ICP备05073341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杭工商淳广许2004001号
淳安县千岛湖传媒中心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络广告 0571-64831301
杭州网・千岛湖网 网络支持: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浙江在线4月29日讯鲤鱼山街旁,500个帐篷在鸟语晨光中苏醒,里面可能住着造飞机的、敲代码的、搞艺术的。探索空间里,装了航空发动机的喷气式自行车、全世界起飞重量最大的水上“飞船”、靠氢能源飞上天的“灵雀H”逐一亮相,令人尖叫。
4月26日至28日,第二届2050大会在杭州云栖小镇召开,吸引了全球各地两万余名青年。他们自发组织73场青年团聚和100场新生论坛,打造1万平方米的探索展区,为我们带来前沿的科技、文化与艺术。
“年轻人心中的未来就是世界的未来,追逐年轻人就是追逐人类对未来的最大自信。”大会发起人之一王坚如是说。从现在开始到2050年的30多年间,1980年及以后出生的年轻人,将成为全球发展的中坚力量。
有什么样的青年,就有什么样的未来。这是怎样的一群年轻人?在他们身上又看到怎样的未来?在2050大会现场,我们相遇、相识并解读着他们。
上万名年轻人在云栖小镇相聚。 云栖小镇管委会供图
在奇思妙想中挑战自我
4月2日,留美博士张博从美国芝加哥起飞,经北极圈、欧洲大陆飞越土耳其、哈萨克斯坦后进入中国境内,沿新疆、青海、甘肃等地,历经24天抵达杭州,参加2050大会。
在芝加哥机场例行检查时,张博发现飞机螺旋桨破了一个口子,便急忙找来工程师检测,确认无大碍后,他用胶水粘了粘就起飞了。好不容易到达加拿大伦敦城,新螺旋桨有了着落,飞机起落架的灯又坏了,他又紧急停下维修。
4座飞机的机舱狭小且没有卫生间。为保证旅程顺畅,张博每次起飞前4个小时至5个小时都不进食,飞完近10小时行程降落后才能补充水分和能量。北极圈内气温低达零下50摄氏度,进入中国境内后,温度又上蹿到30多摄氏度,“极冷”与“极热”,对人体更是极大的考验。
有些离奇和夸张,但这就是张博的亲历。连他自己也没有料到,这一路竟会经历这样多的惊险时刻,“尽管意外频频,却没想过放弃,年轻精神就是敢于挑战、不惧失败。”
成长于改革开放、社会转型期,今天的年轻人面临着与父辈全然不同的生活环境。这个时代激动人心,人类有了互联网、人工智能以及移民火星的可能。这个时代也颇具挑战,城市、疾病、环境、可持续发展等诸多问题相互拉扯。
同时,青年也被赋予许多时代特征,追求自由、懂得享受、标榜个性……但在2050,青年的答案与众不同:“我们只是不愿重复做过去的事情,我们喜欢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世界的担当、未来的承诺,年轻人的内核与基因从未改变。”
在2050大会上,一群骑单车、戴头盔的追风少年引来关注。
他们是河南安阳文心中学的37位学生。4月3日,这群平均年龄16岁左右的少年,在校长李路静的陪伴下,开始了一场“苦行”:从学校出发,途经洛阳、西安、汉中等地达到成都,再由成都经景德镇、婺源等地达到杭州,累积行程已达3000多公里。
17岁的蔡国炽与他的同学们一样,中考成绩在全日制普通高中的录取线以下,平时打架、逃课、上网,是不少老师和家长眼中的“问题少年”。但在漫长的骑行中,他们每天骑行8到10个小时,行进150公里到200公里。他们自己采购食材、做饭,晚上住最便宜的小旅馆。每抵达一个目的地,哪怕再累,他们都要补上当天的文化课。
在3天的大会上,他们看过C919大飞机模型,体验了无人驾驶,也将一路所见所想记录并讲给世界各国青年听;他们奔向云栖会展中心二期的屋顶运动场,在跑道和篮球场上挥洒汗水。“科学家?为什么不可以?”蔡国炽说,他希望未来能做一些身边人没有尝试过的事。
或许,唱一首2050的歌给他们,恰如其分:“年轻人是不一样的,他们来自世界不同的地方,说着不同的语言,热爱不同的科学和技术,怀揣不同的梦想。年轻人是一样的,他们都是没有伞的孩子,他们喜欢在雨中奔跑。”
在不务正业里架构未来
这3天,云栖小镇时不时要下点小雨。不算美好的天气,却挡不住人们的热情。
人气最高的地方,无疑是1万平方米的探索展区。天壤智能策划了一场“全城加速备战亚运城市大脑交通信号灯模拟调控”大赛,让人们以游戏的形式,了解人工智能与城市治堵之间的关系。萌且机灵的iLoboke I系列小型足球机器人与杭州建兰中学的学生踢了一场点球大战。一款“知人、知面、知心”的“心魔镜”只需用手机摄像头对准受试者面部30秒,就能立即分析出人的心率、血压、脉搏、心理压力以及喜怒哀乐等情绪。还有用5G控制的智能机器手、参加了F1比赛的纯电动赛车、水上和空中两用的海王地效翼船……这些可能影响未来的科技,都出自年轻人之手。
当然,想了解“科技遇上艺术,会碰擦出怎样的火花”“人工智能怎样改变人类社会”“大数据如何打造智慧生活”等问题,还得去“新生论坛”。
“太空总动员”论坛上,翎客首席技术官楚龙飞正在分享他们的火箭回收计划。这位从北京航空大学毕业的博士于2014年联合创立了中国第一家私营航天公司。说起自己的梦想与事业,他的眼睛里仿佛星光点点,“跳出地球看地球,不是世界上最酷、最好玩的事吗?”
2050大会前两天,他们刚刚在山东龙口完成RLV-T5可回收火箭第二次低空发射及回收试验。高8.1米、重1.5吨的火箭,从点火、起飞、冲刺、到达40米高空、下落、悬停、精确着陆,只用了短短30秒。这仅仅是飞行的一瞬间,却代表着人类交通方式、生活方式变革的一大步。传统的火箭,就像一个没有油门、没有刹车的一次性物品。通过研发推力可变的发动机,改变控制算法框架,火箭不仅能成为可循环利用的交通工具,发射成本也将降到原先的十分之一左右。“未来,火箭能载着乘客,1小时飞抵美国,太空旅游比攀爬珠穆朗玛峰还容易。”楚龙飞对未来充满信心。
有人构想未来的出行方式,有人正试图用科技改变传统生产方式。
30多年前,现为庆渔堂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的沈杰不过是南浔菱湖镇南双林村一个玩泥巴的小孩。2002年,在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完成学业后,他成了国内第一批物联网研究人员,先后担任国家物联网基础标准工作组总体组长、首个国际物联网顶层架构标准主编辑,站上了行业顶端。
但在物联网爆发的风口,他却回去养鱼了。
2016年,他辞去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副院长的职务,回到家乡创办了庆渔堂。短短3年,他和团队为近10万亩鱼塘上安装了传感器。表箱连着远在城镇的监控中心,水质状况、投喂料指导、病虫害预警等信息都能及时发送到手机APP上。同时,一个基于大数据的水产养殖平台初步形成,让6000余户养殖户共享专家资源、销售信息和金融服务。
“互联网的价值在于重构了人与人的连接,物联网则是建立起了人与物的广泛连接,进而沟通人与整个物理世界。”沈杰说,未来的农业,将不再局限于脚下的田地,也不需要辛苦、低效、高风险作业,依托物联网和人工智能就能实现新型组织化生产与智慧化管理。
用传统的眼光,他们看上去有些“不务正业”,但从生产到生活,从地上到天空再到太空,青年们正在用他们的梦想与创造,架构出未来社会的模样。
在异想天开里执着追梦
无人驾驶、太阳能飞机、太空旅行、艺术先锋剧场、虚拟现实游戏……每一场活动都令2050年的图景生动几分。
但等等,先别急着贴标签。“2050年,一切都不确定。”王坚不愿意简单定义未来,他担心任何措辞都会限制人们的想象。
一群年轻人相遇产生的能量,大到出乎意料。90后佟世天与他的“候鸟”计划很是特别。听说第一届2050大会想邀请世界各地青年参加,佟世天联系了相熟的基金会,帮助20多位来自肯尼亚、加纳、哥伦比亚等地的年轻人来到杭州,度过了难忘的三天。今年,他的队伍进一步扩大,30多名青年在杭州相聚。“候鸟”计划总行程超过24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6圈。
“起名为‘候鸟’计划,是希望他们每年都来,每年都能相聚。”佟世天告诉记者,在中国,可能在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工作的人才算得上是科技工作者,但在非洲、拉丁美洲,一个开拖拉机租赁公司的人或者一位技能培训师,也同样是一名科技工作者,“让这些不同维度、不同理念的‘科技工作者’聚在一起,不是很奇妙吗?”
有人为他的“异想天开”发笑,但事实上“候鸟”计划在人群中擦出的火花,远超人们想象。
在加纳开拖拉机租赁公司的Kamal Yakub,结识杭州转塘镇的一位村干部并与他沟通后,他决定将中国制造的拖拉机带到加纳,帮助当地农民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来自缅甸的教育家Hla Hla Win偶遇一群杭州民工子弟学校的学生。在她的建议下,每位中国孩子都写了一封信,由Hla Hla带给她在缅甸的学生,定时通信,相互鼓励。
“我的目标是,每年让100位‘候鸟’来到2050。”佟世天觉得,这会是100扇全新的大门,也许将改变他们,改变我们,也改变这个世界。
除去一家创业公司合伙人的身份,1987年出生的董博还是达沃斯青年论坛大连社区的负责人。从2013年开始,她每年与全球500多个社区负责人开会,商量如何运营合作,也通过各式各样的问卷,选出青年关心的领域,形成一个个非营利项目。“前不久,我们组织全球100个社区共同举行了植树活动,在全世界近10万平方米区域内播下了种苗。”本次2050,董博参加了“约会”“直播”“探索”等活动,向台下的人讲述她的故事。
这些树能长成什么样,她也不知道,但毕竟希望的种子已经种下,剩下的就交给明天了。
这与2050的精神出奇相似。刚开始,青年团聚、新生论坛、探索展区、青春舞台、运动汇等都叫“版块”,今年,它们被重新整理,称为“容器”,还有新增的2050营地、2050环球飞行和2050直播。甚至,连参与者的叫法都升级换代,“年轻人”成了“年青人”,不管老夫还是少年,只要勇敢做梦、勇敢实践,都是“年青人”。
今年,这场主题为“年青人因科技而团聚”的大会暂告段落,但永不散场,他们都在期盼着下一次全新的聚会。就像年轻人,有一些本质永远不会改变,那就是朝气蓬勃、敢作敢为、创新开放、万物生长,代表未来的无限可能。
追逐年轻人
——“2050大会”发起人之一王坚
很多年前,我博士毕业在校工作,对年轻人好像没什么感觉。
多年前,我和一批视ACM竞赛为乐趣的年轻人一起工作,我年纪长他们一倍,他们用“飞天”代码告诉我,没有年轻人,很多事寸步难行。
几年前,我来到云栖小镇,有机会近距离看到近百万年轻人留在博客园的足迹,让我明白了一个很普通的道理,未来是年轻人的。
我以为,追逐年轻人是最伟大的梦想。我以为,追逐年轻人就是人类对未来的自信。
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代,最具挑战的时代,也是一个全球年轻人比任何时候都多的时代。我想,尽管人类已有移民火星等可能,但如果给年轻人一个选择的机会,他们会选择留在地球,让地球变得更美好,而不是去火星,因为前者更具挑战。
为年轻人开一个大会,让世界各地最有创新动力的年轻人相互交流,这件事在我心中酝酿已久。当我跟许多不同背景、不同经历的人交流这个想法时,几乎每个人都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与振奋。
这就有了2050大会。它是一个年轻人的大会,让年轻人站在聚光灯下,用年轻人的方式谈创新,看未来,面对挑战。不同的年轻人在这里相聚,既是ACMer(ACM比赛爱好者)与博客园程序员的相聚,也是MIT TR 35(全球35位35岁以下的科技创新青年)与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新生代青年领军者的相聚,更是来自不同领域、胸怀同样梦想的青年科学家的相聚。
这里,年轻人用他们的方式表达对世界的担当、对未来的承诺。
这里,挑战离年轻人更近,他们创造的未来一定就是世界的未来。
作为一位曾经的年轻人,这是我能为年轻人做的一点贡献,我深知为他们做的任何事,都是对世界的贡献。
2050,代表了我们对未来的期待和想象。
来源: 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千岛湖新闻网 责任编辑:徐满萍
最新播报
更多>>掌上千岛湖
微千岛湖
淳安发布
千岛湖新闻
三分钟语音版
千岛GO购
媒美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