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新办[2005]20号 浙ICP备05073341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杭工商淳广许2004001号
淳安县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络广告 0571-64831301
杭州网・千岛湖网 网络支持: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编者按:
2019年11月25日,《学习时报》头版头条刊登了袁家军省长专访文章《未来社区是“让老百姓幸福”的新平台》。全文如下:
未来社区是“让老百姓幸福”的新平台
——访浙江省委副书记、省长 袁家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强调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老百姓利益着想,让老百姓幸福就是党的事业。2018年以来,浙江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牢把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谋划启动未来社区创建工作。近日,浙江省委副书记、省长袁家军接受学习时报专访,就相关工作作了介绍。
学习时报:浙江提出,谋划创建未来社区是新时代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的新平台。这一决策的主要考虑是什么?
袁家军:当前,浙江正处于“两个高水平”建设交汇期,高水平建成小康社会后,接着要开启高水平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我理解,高水平的现代化,必须是以人为核心的现代化,要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对此,我们有一系列的谋划和部署。其中,未来社区是以人为核心的城市现代化、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的新平台,是“让老百姓幸福”的新平台。我们主要有三点考虑。
一是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住有所居上不断取得新进展。我们把创建未来社区作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有力举措和创新实践,努力打造浙江发展的又一张“金名片”。
二是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未来社区建设是浙江打好高质量发展组合拳的重要一招,具有“小空间大投资、小载体大产业、小试点大转型”的特征。浙江全省现存1970—1990年代老旧小区建筑面积约2.5亿平方米,如果60%按未来社区模式改造,折算占地面积约18.8万亩。按照300亩一个实施单元计算,项目总数超过600个;按照首批24个试点的平均投资强度计算,总投资超过3万亿元,潜力很大。创建未来社区,还将促进数字智能、节能环保、绿色建筑等前沿技术大规模落地应用,促进新业态新模式大量涌现,带动相关产业大发展大提升。
三是努力创造高品质生活。未来社区是“让城市生活更美好”的最基本单元。2018年,浙江全省城市化率68%,大约3850万人常住在城市和城镇社区,但城市社区特别是老旧小区运营管理的痛点难点问题很多,比如安全隐患问题、停车出行问题、公共服务和社区环境问题等等,不适应新时代城市文明发展的要求。我们明确,未来社区建设要坚持问题导向,以老旧建筑改造、交通出行改善、智慧设施升级、公共服务提升为重点,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学习时报:浙江要创建的未来社区,与传统城市社区有哪些不同?
袁家军:我们对未来社区的内涵有一个“139”的概括:“1”就是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中心,“3”就是聚焦人本化、生态化、数字化三维价值,“9”就是未来邻里、未来教育、未来健康、未来创业、未来建筑、未来交通、未来低碳、未来服务、未来治理等九大场景创新。与传统社区相比,它有六个方面的独特内涵。
一是以美好生活为目标追求。更加注重人的美好生活需要,以功能复合的邻里中心为依托,构建24小时全生活链功能体系,有机叠加教育、健康、商业、文化、体育等高品质公共服务,并合理配建适老化公寓、婴幼儿托育中心,为“一老一幼”提供友好生活环境。
二是以美丽宜居为环境底色。更加注重社区优美环境打造,充分运用新材料新技术,减少建设过程和建筑本身的环境污染。合理优化社区空间规划,打造多样化个性化的立体绿化空间,建设成网成环的慢跑绿道,演绎绿意盎然的生态交响曲,让居民能够遥望星空、看见绿意、闻到花香。
三是以智慧互联为基本特征。更加注重数字技术在社区建设运营中的应用,利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为社区赋能。依托智慧社区服务平台,打造现实与数字“孪生”社区,以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提升社区服务的精准化、精细化水平。
四是以绿色低碳为核心理念。更加注重低碳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强化TOD布局理念,提升绿色低碳出行比例。应用“光伏建筑一体化+储能”的供电系统、“热泵+储冷储热”的集中供冷(热)系统,降低社区能耗水平。严格实行垃圾分类,促进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创建无废社区。
五是以创新创业为时代风尚。更加注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建立一批低成本、泛在化、开放式的社区众创空间,为人才提供优质的创新创业环境。依托社区智慧平台,激发共享经济潜能,促进社区资源、技能、知识全面共享,让供给和需求零距离对接。
六是以和睦共治为治理方式。更加注重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构建科学高效的社区治理架构,培育发展专业化的社会组织,充分利用好社区议事会、社区客厅等公共平台,加大社区居民参与,提高社区治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营造“共建共治共享、交往交融交心”的良好氛围。
学习时报:未来社区的建设路径具体如何安排?
袁家军:我们考虑,全省未来社区建设大致分为三个阶段来推进:一是试点启动阶段,目前已经选定首批24个省级试点,要努力“干一个、成一个”。二是增点扩面阶段,到2021年底培育省级试点100个左右,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三是全面推广阶段,2022年开始全面复制推广,改善大民生、拉动大投资、发展大产业、驱动大创新。
建设模式上,以改造更新为主,兼顾规划新建。首批24个试点社区,21个是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涉及用地面积600公顷,预计总投资1300亿元,受益居民16.6万人。比如杭州的始版桥社区,因毕昇在杭州发明第一块胶泥活字印版而得名,是一个非常有文化底蕴的社区。这个社区占地面积540亩,有65幢建于80年代初的居民楼,常住人口6000多人。这次列为未来社区建设试点后,这个社区以全拆重建方式,规划地上建筑面积70万平方米,容积率3.5—5.5,规划绿地率15%、停车位3278个,回迁安置人口7400人,人才引进人口1600人,为居民创造“上城之上、空中坊巷”的全新美好生活。规划新建类项目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精准分析需求,按照“系统设计、去房地产化”的原则进行,推进房地产开发从“造房子”向“造社区、造生活”转型,引领房地产业转型提升。
推进方式上,以市场化方式为主,更好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未来社区建设是深化市场化改革的生动实践,要坚持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并重,充分调动市场主体积极性。我们成立了未来社区产业联盟,面向央企、国企、民资、外资全面开放,探索采用“全过程咨询+工程总承包”建设模式,让相关企业以一个整体参与到未来社区建设运营中来,实现全过程有序可控。政府作用体现在规划引导、标准引导、评价引导上,主要职责是统筹做好顶层设计,建立健全未来社区项目储备库,制定实施未来社区创建导则和工作指南,以政府有为确保市场有效、企业有利、百姓受益。
学习时报:未来社区建设是一项全新实践,潜力很大,不确定性也很大,政策上如何来支持?
袁家军:我们正在研究制定高质量推进未来社区试点创建的政策,总的导向是大胆创新、让利于企业、让利于群众。
一是空间政策方面。改造更新类项目,要在满足原有居民利益、符合建设标准的前提下,探索改变原有空间指标“一刀切”的简单化管控,适当增加容积率、突破平面绿地率限制、提升开发强度,通过增量面积租售基本实现资金平衡,让居民“搬得进、住得起、过得好”。
二是用地政策方面。规划新建类项目,土地实行“带方案、带规划、带项目”出让,适当减免土地出让金和相关费用,对于土地复合利用、高效利用的再予以奖励,降低用地综合成本。
三是财政金融方面。改造更新类项目的土地出让金净收益,除上交国家部分外,全额返还县(市、区)用于试点建设。对试点成效突出、建成标杆性引领性示范性项目的县(市、区),省级财政将再予以奖励。鼓励金融机构信贷资源向未来社区试点项目倾斜,提供利率优惠。
学习时报:具体工作中,浙江如何保障未来社区建设各项任务有序高效推进?
袁家军:我们将着力强化“省市县联动、政银企协作、部门间协同”的工作体系,画好未来社区建设的“工笔画”。
一是加快健全“省级统筹、市级协调、县(市、区)级主抓”的工作机制。省级层面主要是提供思路、提供标准、提供政策、提供环境。地市层面主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结合本市实际出台实施细则,确保试点项目早开工、早建成、早投用。县(市、区)层面主要是不折不扣抓好落实,保障试点项目高标准高质量落地。
二是加快健全“宽进严定、优胜劣汰”的创建机制。按照“重实效、轻牌子,上不封顶、下不保底,宽进严定、动态评价”的原则,只要居民有意愿、地方有需求、创建有规划的社区,均可申报创建。强化扶持政策的“期权激励”,3年一个建设周期,到期验收合格的,予以兑现奖励性的支持政策;到期没有达到建设标准、没有实现承诺进度的,予以警告、降格和淘汰,还要予以一定的惩罚措施。
三是加快健全“居民来做主、第三方评价”的考核机制。坚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以居民满意度作为最终评价指标,完善第三方考核评价制度,推动各地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原标题《未来社区是“让老百姓幸福”的新平台——访浙江省委副书记、省长袁家军》)
来源:学习时报
千岛湖新闻网 责任编辑:徐满萍
最新播报
更多>>淳安发布
视界千岛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