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新办[2005]20号 浙ICP备05073341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杭工商淳广许2004001号
淳安县千岛湖传媒中心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络广告 0571-64831301
杭州网・千岛湖网 网络支持: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土面一上网,卖得可火了,订单每天‘飞’过来。我们不抓紧时间加工就要断供了。”12月9日,缙云县舒洪镇舒洪村村民王芬对记者说,通过网络销售,每斤土面价格比原先涨了3倍,这得感谢回村的年轻人,是他们“搬”来互联网,救活了村里的传统产业。
九山半水半分田的缙云,90%的县域面积是山区,是典型的人多地少的农业资源小县。多年来,由于地理位置、交通条件较差,它一直是浙江区域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
令人诧异的是,近年来,缙云电商产业突飞猛进,每个村庄都能看到电商的影子。2018年,该县入选全国农村电子商务百强县,排名第58名,累计实现网络销售额75.5亿元,同比增长32.3%;活跃在各大电子商务平台上的网店2310家,直接解决就业岗位5000余人,间接带动就业近1.3万人。不久前,经国家商务部、财政部、国家扶贫办等批复同意,缙云又成为2019年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如是普通的山乡,电商产业为何能异军突起?从电商到农村电商,当地有什么经验,又面临哪些难题,能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近日,记者赴缙云蹲点调研,解析其农村电商的破局路径。
北山的沉寂
电商进村,何以持久
蹲点缙云问电商,壶镇镇北山村是必到之地。
在这里,你会看到,两个看似毫无关系的事物——户外用品与农村农民,却因电子商务这个神奇的载体,打破时空局限,结合在了一起。土地不再是农民唯一的依靠。他们坐在家里,点点鼠标,就能将户外用品卖向全国乃至全球。
12月9日,记者走进北山村,但见一辆辆物流货车不断地穿梭往来。“双十一”的网购狂欢大潮刚刚退去,“双十二”的年度购物高峰又如期而至。整个村子弥漫着忙碌、紧张的气息。这是“中国淘宝村”应有的模样。
作为最早追赶电商大潮的中国村庄,地处浙中南偏远山区的北山村,是电商改变乡村、改变农民命运的生动印刻。互联网的通达,让这个曾经的空心村在高峰时期生长出400多家网店,网罗住500多位村民,销售额达两亿元。
壶镇电子商务集聚中心。摄影 刘斌
最早点燃电商这团火的,便是村民吕振鸿。“今年‘双十一’户外用品的销量还不错,希望‘双十二’再创新高。”记者在距北山村约5公里的壶镇电子商务集聚中心见到吕振鸿时,他正紧盯电脑屏幕,查看“双十二”预售活动筹备情况。作为浙江北山狼户外用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北山村电商的“带头大哥”,吕振鸿的一举一动总是备受村民和外界的关注。
一个人的选择,改变了一村人的命运,说的就是吕振鸿和北山村的故事。
2006年,电子商务才刚兴起,开过书店、进过工厂、卖过缙云烧饼的吕振鸿,偶然中看到朋友开网店赚钱,“心里痒痒的,也想尝试一下”。就在前一年,国内第一个专门指导电子商务发展的政策性文件《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意见》颁布,让他看到了国家对电商产业的重视。在他看来,户外用品产业是朝阳产业,于是将帐篷、睡袋、烧烤架等户外用品,作为自己第一家淘宝店“平价淘淘”的主推产品。
次年,吕振鸿网店赚钱的消息立刻在村里传开了,乡里乡亲开始逐个上门求教。那时,北山村出现一道独特的风景:白天,男人们是烧饼郎,得赚钱过日子;夜晚,他们伏在网吧,只为学习打字,弄懂电脑。
2008年,吕振鸿积攒了十几万元后,直接在外地找到生产厂家,开创了自己的运动品牌“北山狼”,并采取“自主品牌+生产外包+网上分销”模式,带领村民们创业致富。村民们不需押金就能直接拿货,这种几乎零成本的分销模式,让村民开网店的门槛和风险大大降低。
工人们在车间打包产品发货到全国各地。摄影 杨世丹
就这样,踩着中国电商业节拍的北山人,无中生有地创出了网络销售户外用品的产业。如今,这里的电商流水作业已堪称娴熟。北山村的任何一家网店,从顾客下单到打印订单,再到包装货品,整个过程平均只需3分钟。这条已然成熟的电商流水线,让村民实现了在家门口赚钱的愿望。
不过,忙碌的表象背后,隐忧早已显现。
“销售量依然不小,我们依然很忙碌,就是没多少利润。这种状况,已经持续几年了。”同村的淘宝店主吕锋眉头紧锁,他说,现在市场环境竞争愈发激烈,村里来了又去的小卖家越来越多,当年“开一家赚一家”的情形一去不复返了,“大家都卖户外用品,市场很快就饱和了。”
竞相涌入,粗放式增长,缺乏核心竞争力……北山村的风光年代已然不在。在吕锋的记忆中,转折点出现在2013年。作为北山狼户外用品公司的分销商,早在2013年,其淘宝店的销售额已达200万元,但此后就难有突破。
犹如大浪淘沙,猛然生长出来的北山村,历经着市场的洗涤。
吕振鸿相告,为寻求更便捷的物流条件和更大的发展空间,早在2011年,“北山狼”就搬出北山村,入驻壶镇电子商务集聚中心。随着竞争的白热化,户外用品销售遇到的挑战也越来越多。记者了解到,如今北山村还剩80多家电商企业,年销售收入5000多万元,大多企业已搬出或消失;2000多人口的村庄,留在村中创业的也一直停留在500人左右。
离开北山村,“北山狼”依然是“北山狼”,但作为首批中国淘宝村的北山村,却逐渐陷入沉寂。
缙云农产品在网上销售。摄影 刘斌
土面的翻身 农村电商,关键在农
这个时节,走进舒洪镇舒洪村,但见家家户户忙碌着做土面。丝丝缕缕的缙云土面挂在架子上,晾晒于房前,成为一道靓丽的冬日风景。
舒洪村是一个土面专业村,家家户户做土面,但因经营模式落后等原因,产业曾一度没落。“现在土面生意可真不错。”村民李子杰说,“感谢村里的年轻人,他们用电商救活了缙云土面。”
转变发生在2014年。那时,缙云县开始全方位、系统化推进农村电子商务普及应用。“舒洪有土面,县里有政策,就是缺少会做农村电商的人。”那年,在杭创业的郑茗耀毅然返乡,并创办了斯奈克电子商务公司。
与吕振鸿不同,郑茗耀将目光聚焦在了家乡的土特产品上。在他看来,农村电商的关键在“农”,只有扎根在乡村,服务于乡村,农村电商才会更具生命力、持久力。因此,“斯奈克”最初的使命,就从包装和销售缙云土面开始。在他的创意下,原本土得掉渣的土面,顿时变得文艺时尚起来,网上销售价格竟然涨了数倍。
而今,在舒洪镇百姓看来,“斯奈克”更像是一所学校。2015年4月,缙云创办“家家店”综合服务中心,为农村创业青年提供集仓储、货源、物流、培训、技术服务等于一体的一站式服务。郑茗耀创办的“斯奈克”变身“家家店”舒洪镇服务中心,为村民提供免费培训农村电商等相应的服务。如今,公司已累计开出8次培训班,累计培训2000人次。
这些年,“斯奈克”依托“家家店”平台,将土面、蜂蜜等当地的几十种农特产品实行统一设计包装,制定质量标准,打出统一的品牌“盘溪公社”。舒洪镇许多村民直接成为郑茗耀的分销商,自己注册淘宝,实现零成本创业。而今,不仅是土面,村里的土蜂蜜等农产品一上网,也总是供不应求。
告别舒洪村,记者来到壶镇镇的五洋湾果蔬专业合作社。这里人头攒动,茭白种植户们低着头、弯着腰,忙着将4000公斤高山茭白搬进邮政公司的货车。第二天中午,这些茭白就能送到全省各地市民的餐桌上。
“两公斤茭白卖50元,还不愁销路,你能想象吗?”看到经过精包装的茭白卖出惊艳的价格,五洋湾果蔬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春萌喜滋滋地对记者说,“多亏了县里发展农村电商。”
受北山村影响,缙云人早就嗅到电子商务的商机。缙云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主任赵勇坚介绍说,建县已有1300多年历史的缙云,自然环境优越,高山茭白白嫩美味,舒洪镇仁岸村东魁杨梅既大又甜,缙云黄茶口感独特……但在过去,这些高山里的宝贝,由于交通不便无法远销,极大地抑制了村民种植的积极性。
“我们坚信,农村电商能改变缙云人的际遇。”赵勇坚说,发展农村电商最大的难点之一,就是物流问题,“考虑到邮政公司的物流团队能将触角深入到各个乡村,县供销社决定与邮政合作,共同发展农村电商。”依托邮政公司开发的邮乐网,缙云茭白被“种”到网上,短短10天时间,就接到4000公斤的订单。
东魁杨梅同样受到热捧。今年5月,种植大户舒洪镇仁岸村郑淑敏通过网上吆喝叫卖,把自家杨梅卖到近100元一箱。“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我们农产品的口味、大小、包装都是有区别的。”回顾自家杨梅产销收益从3万元增加到40多万元的历程,郑淑敏感慨农村电商带给自己的利好。如今,像缙云茶叶、土蜂蜜、发糕等产品,已然成为网络上热销货。
不只如此。从东魁杨梅的火热开始,仁岸村结合美丽乡村建设,走上农旅融合之路,成为“网红”打卡地。
山乡的呼唤
人才平台,缺一不可
北山村的“冷”,舒洪镇的“热”,两者透射出来的,是当今农村电商要着力破解的难题——如何使电商与农村有机融合,让其成为扎根泥土、无法带走的新兴产业,真正成为乡村振兴发展的新引擎。
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研究院院长李鸣涛认为,在有效推进农村经济和乡村振兴发展方面,缙云乃至丽水有很好的电商基础,但还有很多问题要解决、很多方式方法要探索,也有很长的路要走。
采访中,不少乡镇干部坦然相告,发展农村电商,最缺的是人才。他们还向记者讲述了杨香香的故事。
记者见到漂亮的杨香香时,她正在菜地里进行直播,除杂草、摘茄子、摘黄瓜……“互联网的世界瞬息万变,网络销售方式层出不穷,从事农村电商的我们,也必须与时俱进,走在时代前沿。”她说。
杨香香在工作室制作发糕。图片由杨香香提供
杨香香是龙泉人,1990年出生,曾在杭州读大学。2013年,她来到缙云游玩,发现这里的农特产品非常美味,便决定留下来创业,并通过店铺代卖缙云烧饼。这次尝试获得成功,销量很好,最多时一天卖300多个烧饼。
2016年,杨香香又将发糕投向市场。连她自己也没想到,生意会如此火爆,开卖首月就售出1000多箱,净赚近4万元。随后,她继续大胆推出新品。
2018年,杨香香又开始尝试拍摄视频和网络直播,抖音号“香香小厨”目前已有粉丝8.2万人,带动缙云农特产销售上万单。据了解,仅2018年,她的发糕、土产品等销售额达到600万元。
如今,杨香香创立“甄亿香”品牌,并与人合股办起发糕厂。发糕厂位于东渡镇,有固定工人十几个,忙碌时还会再雇10多个人。“如果能带动周边农民致富,我挺自豪的。”杨香香说。
“很多在大城市创办企业的缙云年轻人,因为这里浓郁的电商氛围、相对低廉的物流和仓储成本,而选择把基地放回故乡。也正是这样,他们会回到缙云,并将视野扩展到农村。”该县团县委有关负责人朱淑萍认为,从电商到农村电商,本身就是一个探索和深入的过程。
农村电商的发展,需要人才的支撑,也需要平台的支持。
在缙云,“顺联动力”的崛起,不仅为缙云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掀开崭新的一页,也让缙云农村电商发展有了强有力的依托。顺联动力,即浙江顺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位于缙云东渡镇,是国家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号召下迅速成长的全国创业创新典型。自从2015年10月上线以来,经近4年来的倾力打造,如今已成长为国内社交共享电商平台领军者。
近年来,“顺联动力”推出“农创”战略,获得各地政府及商家的广泛关注与支持。从开始在商城开辟“电商惠农”绿色通道,到越来越多的农村网商卖家进驻“顺联动力”,它不仅让“丽水小黄姜”“天目山小香著”“永定蜜柚”及“赣南脐橙”等优质绿色产品走向全国千家万户,还帮助当地农民从生产滞销到线上脱销,真正实现助农增收。
“我们呼唤更多像杨香香这样的人才,像‘顺联动力’这样的企业,它们是发展农村电商、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朱淑萍表示。
第四届中国农村电子商务大会在丽水召开。摄影 周步鑫
【深一度】
种电商 种机遇
这次走进缙云,我们要探讨的命题,是如何实现“电商进农村”,让农村电商成为乡村振兴的有力引擎。这是互联网时代,给予农村的机遇,赋予我们的使命。
缙云县工业基础扎实,电子商务创业气氛浓厚。该县围绕户外用品、五金机械、本地特产、汽车饰品、服装百货等五大特色产业,形成了电子商务产业蓬勃发展的态势;先后涌现出“北山模式”“笕川模式”“顺联模式”“脚急模式”等电子商务创新模式。而今,要着力在“农村”两字上做文章,让电商真正服务农业、农民、农村,成为种在泥土里的新产业。
解剖缙云县农村电商的发展和未来,丽水市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中心主任王军龙认为,它充分体现了互联网与一二三产业的有机融合与提升,成为产业创新特别是“两山”转化的催化剂。但也可以看到,缙云目前的电商应用更多是技术的头口水效应,未来应该在产业电商化方面发力,倒逼一二三产业的提质增效。
探索在路上。期待缙云作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能闯出新路子,创出新经验。
来源:浙江新闻客户端
千岛湖新闻网 编辑:于一
最新播报
更多>>淳安发布
视界千岛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