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新办[2005]20号 浙ICP备05073341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杭工商淳广许2004001号
淳安县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络广告 0571-64831301
杭州网・千岛湖网 网络支持: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王筱倩
春节临近,网络上央视春晚和各家卫视春晚竞相爆料,哪位明星来唱歌,哪位相声演员又有新段子……不过,不管这些春晚如何吸引眼球,随便去淳安哪个村问问:“今年准备看哪个春晚啊?”村民们脱口而出:“当然是我们村的‘村晚’呀!”没错,给他们印象最深的,是自己村里的“村晚”。
过年办“村晚”,早些年在淳安还是新鲜事儿,今年,但凡建有文化礼堂的村庄,都计划办一场或多场“村晚”。村民们自编自演歌舞、小品、相声等,与村人村事村情村貌紧密结合,夸夸身边好人,说说孝老爱亲,聊聊农村热点,讲讲家乡变化,歌颂党的好政策,一个个节目,无不传递着幸福生活的枝枝叶叶。看着隔壁李大哥、王大姐、张小妹在舞台上认真排练,大家也都满怀欣喜,期待自己成为下一个“主角”。
“村晚”红火的背后,是乡村振兴发展的大背景,富裕起来的农村、腰包鼓了的农民,开始渴望文化的滋养,希望拥有更多的精神文化享受。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指出:“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魂以何铸?文以化人,文以铸魂。乡村振兴,既要让农村环境美起来,村民富起来,也要让人们的精神丰盈起来。一台“村晚”,汇聚了全村乃至全乡的文艺人才,挖掘了十里八乡的传统文化艺术,既吸引了村民,也唤回了乡贤及外出创业的游子。
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相辅相成。在这个春节,在广袤的浙西大地,一场场“村晚”的欢声笑语将盖过了猜拳声麻将声,成为乡村振兴发展的主旋律。这旋律如此动听,让我们看到了乡村文化繁荣的新希望!
千岛湖新闻网 编辑:王筱倩 姜智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