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新办[2005]20号 浙ICP备05073341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杭工商淳广许2004001号
淳安县千岛湖传媒中心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络广告 0571-64831301
杭州网・千岛湖网 网络支持: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首次突破6万亿元!
在1月12日开幕的浙江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浙江省省长袁家军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显示,预计2019年浙江生产总值(GDP)突破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6.8%。
从1978年的124亿元跃升至6万亿元,浙江的GDP总量40余年间翻了484倍,已连续24年稳居全国第四。考虑到浙江常住人口总量仅列全国第10位,这一成绩更为亮眼。
再看全省城乡居民收入,保持较好增长,收入倍差为2.015,较上一年缩小0.021,预计继续保持全国省(区)第一的位置,“藏富于民”的浙江传统进一步延续。2019年前三季度的统计数据也显示,全省城镇调查失业率、省内居民网络消费、服务业增加值增速等指标均保持较好态势,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的良性发展。
不仅是多了一万亿元
站上6万亿元新台阶,浙江只用了两年!
犹记得,两年前一个银装素裹的冬日,从浙江省人民大会堂传出“2017年全省生产总值迈上5万亿台阶”的振奋人心的消息。当年,浙江GDP达到51768亿元,约合7667亿美元,与2016年居全球经济总量第18位的荷兰大体相当。
回眸历史,2011年浙江省GDP首破3万亿元,2014年突破4万亿元,2017年突破5万亿元,2019年一举突破6万亿元。不难发现,在经济体量不断增大的同时,浙江经济破新万亿的态势蹄疾而步稳。
好风凭借力!浙江GDP突破6万亿元,是高基数之上的稳增长。两年来,浙江经济持续保持稳中求进、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稳是基础,进是底色,经济发展质量有了长足进步。
实体经济稳中有进,构筑了浙江经济的坚实根基。以稳企业作为重中之重,浙江制定了一系列精准有效的减税降费、稳外贸政策,同时在深入开展的“三服务”活动中一对一为企业排忧解难。环境好了,信心就足了,发展就有了。作为民营经济大省,2019年预计全省民营经济增加值比上年增长9%。作为外贸大省,预计2019年浙江进出口总额突破3万亿元大关,其中出口占全国份额从年初的12.9%提高到13.3%。
新旧动能协同发力,为浙江经济稳步向前提供了有力支撑。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新动能澎湃有力,新动能拉动作用明显。预计2019年全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5%,占GDP比重10%。
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浙江传统动能生机勃发。一个个数字工厂、智造车间如雨后春笋般在浙江大地生根开花,浙江传统制造的底色更亮。2019年1月至11月,浙江规模以上工业中,10个重点传统制造业研发费用支出增长26.3%,增加值同比增长6.9%,劳动生产率增长10.2%,增速均高于规模以上工业。
民生福祉明显改善,是浙江发展质效的根本体现。2019年,我们欣喜地发现,财政、企业、老百姓,3个钱袋子实现了平稳、平衡、共赢的增长。城乡社区、卫生健康、社保就业等民生支出均大幅增长。企业稳,老百姓收入才更稳。2019年四季度,浙江规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增速逐月回升。最关键的是,城乡老百姓收入实现了稳步增长,预计全省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8.3%、9.4%。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站上6万亿元新台阶,浙江有了新的开始,新的期许,和新的目标。
软环境+硬实力
作为民营经济最为发达、市场化程度最高的省份之一,浙江全省共有各类市场主体724.25万户,平均每8个人中就有1个市场主体,也就是说可能8个人中就有一位是“老板”。而2019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中,浙江连续21年蝉联该榜单上榜企业数量第一,浙江民营企业的数量之多、实力之强有目共睹。
如果说20年前,阿里巴巴引爆的信息革命助推了数字经济大潮,那么现在浙江正成功地嫁接“小商品、大市场”的商业基因,从商业模式创新渐渐向“锁脖子”领域突破。
浙江的创新内涵正发生质的裂变。这种新成长,从《2019胡润全球独角兽榜》可见一斑:杭州以19家独角兽企业位列全国第三,总估值反超上海的47家独角兽企业。其中,金融科技、生物医药、云计算、区块链领域出现一大批准独角兽企业。这么多独角兽企业,为何齐刷刷看准了杭州?答案是: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营商环境。
杭州只是一个缩影。近年来,浙江各地积极对标全球先进城市做法和世界银行标准体系,加快完善各项制度,构建公平、高效和透明的通行规则。继续以杭州为例,在全国率先打造“移动办事之城”,公民个人凭身份证通办事项占个人办理事项高达85.9%。普华永道数据显示,2018年城市营商环境质量指数排名前10的城市中,浙江占了两席,分别为杭州和宁波,在长三角地区仅次于上海。
比如“最多跑一次”改革就是切实提高行政效能,为企业创造良好发展环境的代表。率先实施“亩均论英雄”改革,对优质企业城镇土地使用税实行差别化减免;率先推出惠及企业4.9万家的最大规模直购电交易等,企业家们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可以说,浙江细腻周到的“软环境”支撑起民营企业发展的“硬实力”,为浙江民营经济书写新成长故事注入更强劲信心。
荷兰的发展启示
在主要经济指标平稳较好增长的同时,还必须清醒看到浙江发展面临的挑战和短板,必须把浙江未来发展放在立足长三角、面向全国、放眼世界的高维度上,开展高质量发展与治理现代化转型。
从数字上看,浙江的经济总量虽然迈上新台阶,但在人均GDP等发展指标上还与荷兰存在一些差距:荷兰的面积和人口只占浙江的近40%和30%,但人均GDP却是浙江的3.7倍(2018年)。一个弹丸之地是如何做到小而美、高而精的?透过表面的繁荣景象,我们或许可以寻到这片土地上的发展魔力。
荷兰是一个古老的贸易国。得益于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营商环境便利通畅,贸易量几乎占欧盟市场的一半。无论是发明股份制的公司形式,还是发起成立现代意义上的银行,荷兰都扮演了先行者的角色。
这与浙江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先行地的定位有异曲同工之妙,都在经济发展、对外贸易上先行一步。1979年6月1日,国务院批准宁波港正式对外开放。如今,宁波舟山港已成全球首个“10亿吨”大港;1981年11月18日,浙江省首家境外贸易机构亚利公司在香港注册成立。如今,浙江海外并购风起云涌,阿里巴巴、吉利集团早已跻身全球知名跨国公司。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浙江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下,率先迈出了坚毅的步伐。
高校在荷兰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荷兰的高等教育发达,拥有代尔夫特理工大学、阿姆斯特丹大学等多所世界前100的研究型大学。这几年,浙江省委、省政府重点打造的之江实验室、西湖大学两大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已经在集聚人才、创新研究、体制机制创新和对产业支撑引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浙江大学也联合长三角各省市高校“联手出招”。2019年5月22日,浙江大学和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华东五校”在芜湖共同发起成立长三角研究型大学联盟。联盟的成立,可以推动几所高校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更高质量上开展战略合作,共同推动长三角高等教育一体化发展。可以预见,未来这些科研院所汇聚的规模效应,会进一步转化为浙江经济发展的直接动力。
创新,在荷兰无处不在。无论是化工、食品、机械、电子等传统产业,还是在环保、新能源、生命科学和新材料等新兴产业,荷兰均居世界领先水平,拥有壳牌、飞利浦、帝斯曼、联合利华、喜力等众多全球知名企业。可谓创新创业资源优渥,知名企业云集。这与当地政府和企业重视创新有着莫大的关系,2018年政府研发投入达167亿欧元,居欧盟成员国第4位。
相似的手笔也在浙江发生。2016年以来,浙江省委、省政府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机遇,超前谋划和布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一批重量级未来产业,组建之江实验室、建设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推动企业将迭代创新作为终身追求,抢占科技革命的制高点,正是其中之意。
从兄弟省市比较来看,浙江和广东、上海、江苏等兄弟省市同作为全国高水平发展区域,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实施创新驱动、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和同步性。尤其是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更趋复杂多变,各省市都在积极谋求经济社会转型升级。
浙江在主要经济指标较好增长的同时,也必须意识到在科技研发投入、服务业占比、PCT专利申请量、研究型大学培育等方面还存在差距。未来有必要借鉴参考兄弟省市重点经济战略举措,尤其需深度研究创新引擎待增强、改革利益分配不均、社会结构多样化、公共服务提供能力提升等问题,为全国打造经济高质量发展模板,为“十三五”完美收官夯实支撑。
来源:浙江新闻客户端
千岛湖新闻网 责任编辑:姜智荣
最新播报
更多>>淳安发布
视界千岛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