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界千岛湖

快·准·活·美

点击打开
您当前的位置: 淳安新闻 > 综合新闻
叶志清:绿水青山间的“捕鱼工匠”
发布时间:2024-05-29 09:22:13

通讯员 王俊玲

“嘿咗……嘿咗……”伴随着30余名渔工们的嘹亮号子,一张巨网慢慢收拢,原本平静的湖水渐渐“沸腾”,数万斤鳙鱼、鲢鱼争相跃出水面,激起浪花千顷。作为巨网捕鱼的“总导演”,省人大代表、杭州千岛湖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捕捞一队队长叶志清难掩自豪:“现在平均一次捕鱼都有几万斤,多的时候能有30多万斤……”

从“门外汉”到“渔老大”,用热爱成就“以鱼为伴”的初心。作为土生土长的淳安人,叶志清从小就喜欢捕鱼。因为热爱,刚踏出校门的他就加入了捕捞队,凭借着肯学爱钻的劲头,仅用几年时间就熟练掌握了老渔工们才有的绝活,依靠眼、耳、鼻侦查鱼群。

“现在捕鱼队都用上专业探鱼设备了,之前我们都是凭借自己的判断和观察来寻找鱼群的,夜晚通过鱼群起跳的水花声判断鱼群的种类,天亮后就观察水花的形状、细闻鱼腥味来判断鱼群的位置。”叶志清说,这身绝活,看着简单,却要花大量时间和精力慢慢磨出来。

以船为家的叶志清,即使在严酷寒冬,也总是在凌晨三四点起床,一个人开着小船出去观察鱼群习性。如今,捕鱼不再是单纯的生产作业环节,千岛湖独创的“拦、赶、刺、张”的巨网捕鱼方法被叶志清开发成“中华一绝——巨网捕鱼”旅游项目,并逐渐演化成一张千岛湖生态旅游的金名片。

从“一个人”到“一群人”,用执着讲述“金山银山”的故事。凭借着高超的捕捞技艺,叶志清声名在外。如何让自己的捕捞技术得以传承发扬惠及更多人,叶志清又开始新的思考。

2015年,在叶志清的领衔下,浙江省首家“叶志清淡水捕捞技能大师工作室”正式成立。以工作室为载体,他主动承担技术创新项目任务,从网具改进、设备更新、创新作业流程等方面进行技术革新,不断提升捕捞渔具渔法,引入鱼探仪,将传统凭经验侦察鱼群方法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提高了捕捞生产效率。

在这过程中,叶志清还研发并广泛应用液压起锚机、机械化起刺网船、活鱼运输船舱底升降装置、可移动式活鱼快速分离装置等渔业新设施设备,提升渔业机械化水平。至今已开展技术攻关和革新项目30余项,拥有国家专利2项。同时,依托工作室平台,充分发挥捕鱼工匠“传帮带”作用,“因人而异”编制人才培养计划,截至目前,已培养各类专业技能人才100余人(其中高技能人才15人)。此外,还承担开发《水产捕捞工(淡水捕捞工)浙江省职业技能标准》,系统总结淡水捕捞技术,填补该行业标准空白,并在浙江省支持下,申报国家级标准,为全国技能人才的培养、使用、评价和激励提供基础和依据。

此外,叶志清更是积极践行“一湖推十湖,十湖带百湖”的发展战略,组建捕捞技术输出与服务团队,先后赴江西阳明湖、贵州光照湖、安徽高塘湖等地因地制宜开展捕捞技术服务;赴云南大理洱海开展洱海生态调控工作,在高原湖泊成功实现活鱼大规模捕捞作业,打破了当地渔民关于“洱海鱼不能长期静养”的论断,使千岛湖巨网捕鱼这一独门绝技在五湖四海得到了传承和发扬。

从“捕鱼人”到“护水人”,用责任扛起“绿色发展”的担当。捕鱼38载,叶志清始终牢记淳渔人的初心,秉持“以水养鱼,以鱼护水”的生态理念,严格实施捕大留小,切实保护好千岛湖这一得天独厚的渔业资源。通过合理投放和科学捕捞的双向调控,使得千岛湖有机鱼产业不仅改善了水质,也实现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以鱼护水、以鱼名湖、以渔富民”的千岛湖“保水渔业”发展模式,入选清华大学经管学院经营管理案例,成为中央党校“两山”教学案例,淳渔人用实践证明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走出了一条“金山银山”高水平转化、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双赢的发展之路。

工作之余,叶志清始终牢记代表使命,深入田间地头,联系群众、倾听民声、收集民意,将群众一句句关乎千岛湖生态保护的心里话转化成代表议案建议。近年来,他先后提出《关于支持淳安“一县一策”全面落地实施的建议》《关于争取将淳安特别生态功能区建设纳入国家试点的建议》《关于加强千岛湖保护管理立法保障的建议》,在探索千岛湖“两山”转化间的“辩证解法”上持续为民发声。


千岛湖新闻网编辑:汪苏洁 徐翠云


淳安发布

淳安发布

视界千岛湖

视界千岛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