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个日夜,掘通31184米隧道! 精细化管理创造“高铁”速度
发布时间:2016-11-17 08:11:18
900个日夜,掘通31184米隧道! 精细化管理创造“高铁”速度

记者 义永华

  “昨天16:48分许家隧道顺利竣工,河浦隧道还剩90米打通,圭川溪隧道还剩130米打通……”10月29日,深秋的早晨,记者走进位于屏门乡的中铁隧道集团项目部,就听到从前方“战场”不断传来的捷报,胜利的喜悦洋溢在项目部每人的脸上。

  杭黄铁路淳安段建筑长度53.7公里,其中隧道就有19座占47公里,中铁隧道集团Ⅰ标负责6座隧道共31184米。“隧道工程从2014年6月30日开始进场施工,到今年12月中旬,经过900个日日夜夜,6座隧道将全部贯通!”隧道总工程师刘伟介绍道,并热情带领记者奔赴隧道“战场”实地观战。

  “嗨老杨,下班了。”扛着铁锹,一脸乌黑,一笑露出洁白牙齿的工人杨柳科刚从工地上下来,他身后便是全程最长、工程规模最大的天目山隧道,进口与闻家斜井段提前了51天贯通,创造了高铁工程速度。隧道的提前打通离不开许多“老杨”工人的日夜奋战,但值得一提的是,项目部精细化的管理,是缔造隧道速度的关键。

  在天目山隧道口的工程项目部一间办公室里,技术部的辛亮亮骄傲的向记者展示了他们的管理“秘籍”。七个双开门的柜子里,整整齐齐排放着施工方案、质量周报、工程编排施工计划、技术交底、质量监督等各种各样的资料,并一一做上标记,一目了然。

  “这么浩大的工程,既要保质量,又要赶进度,没有标准化、精细化管理,那是无法想象的。”辛亮亮告诉记者,从工程的编排到人员的组织及施工成本、材料等都有一个提前计划。比如技术交底这一项管理,就是在施工前要提前告知工人怎么干?质量如何把关?一切交代清楚之后,还要给工人进行岗前培训,让工人在施工中注意安全、环保等事项。磨刀不误砍柴工可以说是技术交底的生动诠释。

  为了高标准快速施工,中铁隧道集团项目部在精细化管理中还实行循环时间考核,对工程完成得好的个人、集体进行物质、精神方面的鼓励。辛亮亮傲娇地展示出他2015年获得的“先进工作者”荣誉证书。这位20多岁的陕西小伙开心地说,“一项好的管理制度,能够凝聚人心,激发干劲,再难的工程也会克服,甚至提前完成,这就是管理创造速度。”

  在河浦隧道施工现场,工程部部长杜兴刚望着洞内灯火明亮的施工场景,内心很是激动,3年了,从2014年9月6日来到淳安施工,当中就只回家了一次。如今他负责的两个隧道一个全面贯通,眼前这个就差90米贯通了。“我们争取在年底完工,让工人可以安心回家过年,我也可以回去看看家人,也让淳安人们早日坐上高铁,开创美好的幸福生活。”杜兴刚说,中铁隧道集团在淳安创造了“杭黄高铁速度”,这当中的“秘诀”还是得益于内部管理。

  

千岛湖新闻网 编辑:刘波 姜智荣

掌上千岛湖

掌上千岛湖

微千岛湖

微千岛湖

淳安发布

淳安发布

千岛湖新闻三分钟语音版

千岛湖新闻
三分钟语音版

千岛GO购

千岛GO购

媒美购

媒美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