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百姓的美好生活 浙江代表热议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发布时间:2017-10-25

为了百姓的美好生活 浙江代表热议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3.jpg

10月2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胜利闭幕。浙江在线记者 梁臻 方力 摄

  浙江在线10月25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邓国芳 裘一佼 刘乐平 马悦 沈晶晶 翁杰)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以厚民生为本。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航中国,牢牢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向着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彼岸扬帆奋进,前所未有的光明图景在华夏大地铺展而来。

  近百年的光辉历程中,“人民”二字,从来都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

  岁月峥嵘,情怀如初。

  党的十九大,再次向全国人民庄严宣告: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十九大报告,3万余字的篇幅,13个部分的叙述,200多次“人民”的表达,无不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更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永远不变的初心与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摘自十九大报告

  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

  浙江代表认为,当走过近百年历程、拥有8900多万党员的世界第一大政党,始终把人民置于最高位置,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这个党领导13亿多人民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必将取得胜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将实现!

  初心,穿越时空,永志不忘;使命,接续担当,催人奋进。

  浙江代表纷纷表示,浙江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萌发地,全体党员更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牢牢把握5600万浙江儿女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定不移地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路子走下去,努力秉持浙江精神,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为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谱写绚丽的浙江篇章。

  陈新代表(衢州市委书记):

  十九大报告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人民当家作主”“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等论述,充分彰显了我们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追求,以及我们党的领袖和核心心系百姓、为民造福的真挚情怀。

  习近平总书记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常讲,最牵挂的就是还没有脱贫的群众,最关心的就是精准扶贫工作。他经常长途跋涉、翻山越岭去看望群众、指导扶贫工作。在浙江工作期间,他曾先后八次到衢州考察调研,关心的是基层百姓的生活,谋划的是当时浙江欠发达地区如何实现跨越式发展。

  我们要向习近平总书记看齐,时刻把人民摆在心中最高位置,在加快建设浙江生态屏障、现代田园城市、美丽幸福家园中,充分关切群众诉求,精准发力、持续发力,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扎扎实实办好民生实事,认认真真干好“关键小事”,真正让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与“两个高水平”相匹配!

  冯波声代表(浙江省国资委党委书记):

  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怀着对人民最浓的情谊,察省情,访民意,擘画“八八战略”,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对国企改革发展,有过许多重要指示。10多年来,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我省积极推动国企国资改革,特别是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在加快自身发展的同时,也为经济社会发展、民生事业改善作出了突出贡献。

  人民群众是国企的所有者,也是国企的劳动者,还是国企产品和服务的消费者。我们发展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前面有“社会主义”四个字,就是要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作为国民经济中流砥柱的国有企业,它的发展更要以人民为中心――这也是我们的初心和使命。

  十九大对国企改革提出了许多具体要求,这让我感到振奋。我的理解,推进国企改革,必须从根本上认识到,国有企业发展是为了人民,国有企业发展要依靠人民,国有企业发展的成果要由人民共享。

  贯彻落实好十九大关于国企改革的精神,我们要遵循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提升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目标,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扎实做好改革、创新、开放、人才、监管、党建“六篇文章”,更进一步、更快一步推进国企国资改革发展,坚定不移地把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为人民群众谋福祉,让普通百姓得“红利” 。

  为民承诺,字字千钧

  “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

――摘自十九大报告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十九大报告对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判断和把握,提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14条基本方略,处处以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彰显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为民情怀。

  人民利益,至高无上;为民承诺,拳拳在心。

  从报告的字里行间汲取力量,浙江代表纷纷表示,要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抓好14条基本方略的落实,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史济锡代表(丽水市委书记):

  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令我特别感怀的是,十九大报告鲜明地指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位于浙江中西部的丽水,困于山高路远,发展相对较慢,居民收入水平偏低。多年来,丽水人心心念念的,就是希望经济发展得更快,生活变得更加富裕。

  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曾八次来到丽水,他最关注的就是脱贫致富,还为山乡发展指明方向,留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对丽水来说尤为如此”的重要指示。他还描绘出“百亿帮扶致富”“山海协作”的壮丽蓝图,让山乡迎来跨越发展。

  10多年来,丽水牢记总书记的嘱托,从过去努力全面消除绝对贫困,到如今不断巩固脱贫成果;从过去粗放式发展,到如今坚持绿色发展,生态优势不断显现,农民收入增幅已连续8年位居全省第一。

  步入新时代,带领人们创造美好生活的步调也要不断调整。正如十九大报告中所说,我愈发感受到,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如何破解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矛盾,已迫在眉睫。

  今天,丽水百姓不断改善环境的呼声更为强烈。一方面,百姓从绿水青山中获得实惠,保护环境的理念深入人心;另一方面,大家希望更多释放绿水青山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丽水将全面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努力率先建成浙江乃至长三角的“大花园”,勇当绿色发展的探路者。

  劳光荣代表(龙游县大街乡贺田村党支部书记):

  来自基层的我,聆听习近平总书记作报告时,多次激动地拍手鼓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这些举措都印证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三农”情怀,也展现了我党对广大农民的关切厚爱。对农民而言,这就是一道民生大餐。

  在我们贺田村,当前面临的最大民生难题,是农民养老问题。全村1200余人,60岁以上人口有400余名。对比城市,我们依然感受到在养老统筹方面存在差距。

  民有所呼,必有所应。报告中提到,“尽快实现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健全“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这些举措都与我们息息相关。作为村支书,我要积极贯彻十九大报告精神,践行基层党员和村庄带头人的作用,宣传好党和国家的好政策,尽力开辟农民增收渠道,为村民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拉高标杆,走在前列

  “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

――摘自十九大报告

  “人视水见形,视民知治不”。

  沿着“八八战略”指引的路子走到今天,浙江在民生事业发展上,已走在了全国前列。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然转化,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已不止于物质文化生活,还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全面小康的内涵,因此变得更为丰富。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2016年两次来浙考察的重要指示,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明确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确保到2020年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在此基础上,高水平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高水平”,意味着高质量和均衡性。

  浙江代表认为,“两个高水平”的奋斗目标,是新时代浙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拉高标杆,自我加压,不断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生动体现。要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动力,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不断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王昌荣代表(台州市委书记):

  行百里者半九十。民生欠缺仍存在,短板如何补得上?幸福需求在升级,供给如何跟得上?

  从实践来看,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民生问题的“金钥匙”。民生改善不仅是发展的目的,在当前,更是让发展提速升级的动力。比如我们推进综合交通、环保治污、城乡公共文体设施等建设,既是民生工程,也优化了发展环境;比如目前全省推开的“最多跑一次”改革,百姓办事更方便,经济细胞活力充盈,为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在台州,“民”是一篇大文章。民营经济是台州最大的特色。在接下来的发展中,我们更要做到成果惠民、潜力在民。比如在幼有所育上,我们刚启动了幼儿园扩容和薄弱幼儿园改造工程建设;在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上,我们要紧紧抓住第四批公立医院改革国家联系试点城市的契机,解放思想,实现医疗卫生事业的跨越式发展;在综合交通上,台州实施了以综合交通为重点的万亿投资计划……

  对照十九大提出的民生目标,我们动力更足,紧迫感更强。我们定下三大历史任务――民营经济创新发展、综合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补齐关键领域短板,决心走出一条台州特色的赶超发展之路,努力在新一轮发展中领跑快跑,成为全省发展的重要引擎和重要增长极。

  何杏仁代表(浙江省委教育工委书记):

  历届浙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全省教育事业快速健康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认真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坚持把立德树人放在教育工作的首位,在全国率先实行随迁子女就地高考政策,所有县(市、区)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认定,首轮高考综合改革平稳落地,启动实施省重点高校建设计划,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全面建立。

  目前,我省从总体上解决了人民群众“有书读”的问题,教育普及率居全国前列。随着浙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于接受更多更好教育的需求也日益增大。因此,在教育需求更加多元的今天,教育工作者要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期盼,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谱写好浙江“两个高水平”的教育新篇章。

  在今年6月举行的省第十四次党代会中,我省已作出实施教育现代化战略和高等教育强省战略的部署。这两大教育战略,既揭示了面对“两个高水平”目标存在的教育短板,也显示了实现“两个高水平”迫切需要的教育支撑。

  实施教育现代化战略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这一代教育人的担当和付出。目前,着眼于2030年率先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我省正在研究制定《浙江省教育现代化2030行动纲要》和全面实施高等教育强省战略的意见,通过顶层设计、宏观规划、补齐短板、发挥优势,不断提升我省教育现代化水平,努力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人才,为浙江“两个高水平”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技术支撑和智力支撑。

  来源: 浙江在线

千岛湖新闻网 责任编辑:徐满萍